新闻公告
李阳博士获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第一名!
发布日期:2023-11-25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思 通讯员:蒋云帆 朱晰然 图片:罗有敢 肖旸 莫世明 访问量:

“两张相隔15年的照片,连着同一个人。一张他是被救者,另一张他是救援者。”聚光灯下,来自国防科大的李阳博士正在讲述一个关于新时代军校学员的成长故事。近日,李阳一举夺得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志愿组第一名,这是学校理工科博士再一次在人文社科领域比赛中勇夺桂冠。据悉,比赛分为专业组与志愿组,共200名选手同台竞技。决赛中,军队各有两名选手进入专业组和志愿组前十,被评为金牌讲解员。

李阳,研究生院的一名光学博士生,用她的话来说,她是一名“职业追光者”。光,有三原色,李阳的青春同样有三原色,那是实验室里的科技蓝,是比武场上的胜战绿,是校史馆里的信仰红。

信仰红:“在沉淀中积蓄力量”

2016年,李阳考入国防科大。军校高强度的训练、高标准的内务要求让她一度感到迷茫。队干部在一次谈心中对她说:“你要找到你的光。”

这道光,很快来了。大二那年,李阳被选为全国典型激光陀螺奠基者高伯龙院士事迹的宣讲者之一。从未有过讲解经验的她,反复背记,几乎倾注了全部感情。当俱乐部、报告厅里掌声雷动,李阳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这股力量推动她加入学校基层文化俱乐部,成为一名校史馆的讲解员。校史馆的展墙前,是她课余时间里待得最多的地方。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许多老校友回到学校,一次讲解结束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走上前来,与李阳郑重握手:“谢谢你小姑娘,你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加入讲解员队伍,李阳的世界更为宽广。上北京、去军博,她参与各类专业培训,在不断历练中,成长为校史馆的“金牌讲解员”。读研后,她又主动申请加入硕博宣讲团,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将理论的火种播撒。

事实上,科大这片沃土孕育的精神种子从不局限于校园内。在本次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随处可见“科大元素”。专业组冠军讲述“铁人精神”,讲的是高伯龙院士“活着干、死了算”的故事;北京选手讲探月工程,讲的是学校优秀校友张玉花的故事;有人讲北斗精神,讲的是优秀校友谢军的故事;有人讲超级计算机,用的是银河团队的内容……有评委开玩笑地说:“科大带来了一个冠军,但带来了更多红色故事。”

科技蓝:“做最纯的光”

李阳的专业是研究光。同学经常拿她的大脑门开玩笑,说这个就是光源。穿着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拿起拨线钳,在各种仪器中和光纤较劲,这是李阳的日常。

2020年,李阳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保研并硕博连读。在导师周朴眼中,李阳是个“认真、有潜力的孩子”。导师为她选定的研究方向是高功率涡旋光激光器。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前沿领域,更多的时候她要与老师们共同探索。“我们希望给她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将年轻人的潜力充分释放。”当发现李阳在表达能力方面的特长后,老师们又积极推荐其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如今的李阳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用中英双语汇报,在更大的交流平台上绽放光彩。

科研之路总是充满挑战,读研时,李阳第一篇论文的发表就遭遇了滑铁卢。一封拒稿邮件让她深感挫败。导师得知后,立马召开小会,帮她逐条分析审稿意见,一个个解决问题。那次经历后,李阳开始“磨性子”,她沉下心来、戒骄戒躁,白天做实验、晚上读论文。在这样的努力下,李阳首次在随机拉曼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高功率涡旋光输出,并实现了多波长可调谐性,这一实验结果极大地拓展了涡旋光的应用,相关成果也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胜战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个熟悉李阳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要强的人。大一上学期就参加“强军杯”全军军事院校军事基础技能比武,获得“最佳射手奖”;本科毕业联合考核,四项科目全优;研究生年度体能考核优秀,并连续三年参加院运会4*400m项目,获得第一。

阳光乐观、坚韧不拔的性格,加上后天各方面的磨砺培塑,造就了“一切要打赢”的李阳。然而在讲解员全军选拔赛中,她成了“吊车尾”。

面对突围战,学校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小型“后援团”,为校史馆走出的优秀讲解员保驾护航……终于,李阳在全国比赛复赛中以第二的成绩杀进决赛,实现逆袭的关键一步。

在紧张的决赛备战中,李阳选择拼尽全力,4天时间背诵150道题目、完成素材收集、写稿改稿、背记练习、扛住了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团队更是通力协作、不眠不休,25个小时出讲稿,28个小时出课件,为其夺冠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秋时节的大别山区,满山红叶似火,田野麦苗吐绿。分数亮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李阳哭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科大是我最大的底气。”谈及夺冠,她由衷地说。

此次比赛的主题是“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而新时代国防科大向高地冲锋的强军实践,就是最好的新故事。从校史馆走出的“非科班”全国冠军李阳,一路奔跑、一路逆袭,她的青春追光路,正越过山丘、无限延长……